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
儒学动态
专家观点
项目成果
研讨动态
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
分中心活动
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
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
尼山金年会|金字招牌|官网首页·文明论坛
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
廉洁文化建设
金年会|金字招牌|官网首页·文明建设
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
《孔子研究》
《中国儒学年鉴》
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

【百度网盘】路相通 心相聚——广东对口援建西藏墨脱的故事

来源:金年会|金字招牌|官网首页  更新时间:2024-09-20 05:29:10

 

  日报记者 傅强 尕玛多吉

  “天啊,通心这里哪有路呀!相聚西藏”2004年6月,广东广东省第四批援藏干部许晓珠从林芝前往墨脱任职,对口的故徒步走了五天四夜。援建2024年6月下旬,墨脱百度网盘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实施30周年之际,通心许晓珠又走上了那条令他刻骨铭心的相聚西藏“天路”。

  越野车在墨脱公路上飞驰。广东平整的对口的故水泥路面上,满载物资和人员的援建各型车辆络绎不绝,穿行在绝壁高山、墨脱促狭河谷间。通心一排崭新的相聚西藏高压电塔上拉出一道道“银色丝线”,从山腰向着山顶和视不可及的广东远方伸展。第十批援藏的年轻干部好奇地追问前辈,当年是跨过怎样的一道道“关卡”,闯出一条路的?许晓珠定定地望着车窗外,一时不知从何说起。天眼查

  他还清晰记得第一次进墨脱时路上的狼狈不堪。但一进县城,农牧民群众、学生们载歌载舞、夹道欢迎,给他献上洁白的哈达。县委书记带着县领导列队迎接,还集体给他唱了一首《为了谁》。他含着泪边听边跟着唱,曾当过5年兵的他当然清楚这首歌的深意和分量。

  100多公里蜿蜒起伏的“天路”穿越多个气候带,从海拔4300多米的多雄拉雪山陡降至热带雨林,经历近2000米的垂直落差后,一寸寸铺展到喜马拉雅山脉的褶皱里,延伸到雅鲁藏布江的峡谷中,最终汇聚到墨脱农牧民群众期盼、焦渴的目光里。

  因为不通公路,虎扑墨脱的老百姓祖祖辈辈过着人背马驮、刀耕火种的困苦生活,愁路、盼路、修路,墨脱人望眼欲穿……

  越野车的音响里,传来一段熟悉的旋律。“路啊路,路啊路,曲曲折折,反反复复。路啊路,是你创造了路,还是路塑造了你……”一首老歌《墨脱路》将许晓珠的思绪拉回现实。

  回广东工作多年,许晓珠始终牵挂着西藏,牵挂着墨脱,每天都关注西藏新闻,就连自己的车里,播放的都是藏歌。但对于《墨脱路》这首歌,他却有意回避。当年,在墨脱流传着一句话:“没有走过墨脱路的人,不要在墨脱人面前说路。”歌词背后的凄凉和沉重,他最有体会。

  “看,到多雄拉隧道了!”许晓珠的视线一下子暗了下来。爬雪山、蹚激流、闯原始森林、过老虎嘴……一帧帧画面在脑海里闪回。为了修路,许晓珠14次徒步进出墨脱。援藏期满之前,墨脱公路终现曙光。通乡镇公路计划列入西藏自治区“十一五”交通规划,县外公路也完成前期勘测设计,列入国家“十一五”交通建设重点规划。

  2007年7月,许晓珠离开时,墨脱公路项目还没有建成,他依然要徒步走出墨脱。但“一茬接一茬、一代接一代”,后批次到来的援藏干部,持续奔跑在修建墨脱公路的征程上。

  2013年,历经磨难的墨脱公路在当地群众千呼万唤中终于建成通车。以前徒步翻越多雄拉雪山至少要花一整天,而今越野车从隧道穿山,只用了20分钟。隧道尽头,阳光灼人而刺目。墨脱县城近了,更近了。墨脱公路建成通车后,万亩茶园收获的“金叶子”、雅江下游的冷水鱼养殖、热带水果种植等新增的特色产业,为当地带来了致富新路径。住房、教育、医疗、通信等民生事业在援藏工作队的接续奋斗和大力支持下,有了极大发展和改善。

  故地重游,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让他感觉到些许陌生。事实上,他从未离开,这片土地、这里的人都和他紧密相关。就任佛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之后,在他的努力推动下,学校与墨脱县开启了“党建铸魂、技术培根”的脱贫攻坚、科教冲锋新征程。“党建+科技+产业”,师生共做脱贫攻坚“拓路人”。2016年以来,学校先后派出50余名师生前往墨脱县工作,最新科研成果跨越山海落地转化,为墨脱产业发展赋能增值。

  墨脱公路开通后,墨脱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,农牧、水产、土木、会计、兽医等各专业急需高素质专门人才。许晓珠得知情况后,当即结合“专招公务员”项目组织应届毕业生进行相关政策宣讲——“我眼中的墨脱和未来的墨脱”,2017年当年就有3名应届生主动报名援藏,至今累计有12人在西藏工作。2021年学校实施支教项目,每学期组织一批学生到墨脱,当前是第七批,共计36人,累计投入资金46.8万元。

  90后刘后周是佛山大学选派前往墨脱的优秀学生代表,分到墨脱县达木珞巴民族乡工作,现为背崩乡副乡长。到墨脱后,刘后周利用农学专业优势,指导农牧民开展病虫害防治,把论文写在了墨脱的大地上。他结合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水果经济带建设,带领群众将达木珞巴民族乡打造成特色专业种植乡,上万株特产果树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亮丽风景。群众亲切称呼他为“西瓜小哥”,这样的称呼印证着他与当地群众的深厚情谊。如今,他已经考取西藏大学生态环境专业博士研究生,在墨脱成家扎了根。刘后周曾对同在墨脱援藏的同学说:“我们要沿着前辈们修建的扎墨公路,把墨脱建设得更加美好!”

  越野车终于开进了墨脱县城。当年许晓珠五天四夜走完的路,如今只用了4个半小时。就像他当年第一次到达墨脱时一样,迎接他的依然是动人的歌声、洁白的哈达。不同的是,多了在这里接续奋斗的他的学生们。前些天,得知许晓珠要来墨脱,刘后周兴奋地打来电话:“许书记,我们已经从老一批援藏干部手中接过了建设墨脱的接力棒。”

  央朗藏布河边的经幡迎风招展,多雄拉雪山厚重无言。第四批援藏干部许晓珠接过第十批援藏干部献上的哈达。“一条无尽的小路,一行无声的脚步,留下个背影给后人的眼眸,留下个路标给后人指路。”耳畔又响起这首令他无限感喟的《墨脱路》,他终于知道该怎样回答年轻援藏干部在车上的追问了。

  许晓珠眼圈红了,心潮澎湃……

  《日报》(2024年08月15日 03版)